人生感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6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隐士归家

[复制链接]

3万

主题

3万

帖子

10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4222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9-14 11:56:3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十年思悔十年伤,

  凤阳山上炊烟长。

  红尘醉过红尘醒,

  归家相伴在阴阳。

  隐士叫李成科,明末登州巡抚,诗书满腹,为官清正,乃当时名流。大明灭亡后,隐姓埋名来到了凤阳山下的凤阳村。一晃近二十年过去了,大清入主中原,开始极力搜罗人才,得知李成科的名声后,便命李成科的好友郑其昌,请其出山扶佐清廷。

  这一天,郑其昌一路风餐露宿来到了凤阳村。哪知却只有李成科的夫人在家,一问才知道,李成科早在十年前,就在凤阳山上盖了间草屋,独自搬了进去,此后再未下过山。郑其昌好生奇怪:“那嫂嫂可知李兄为何如此?”

  李夫人叹了口气,拿出一封发了黄的信递了过来。郑其昌展开,却是一首诗:少时青青老来黄,历经拷打始成双。千里路行千般苦,一朝别弃丢路旁。

  郑其昌看完后,好久都没吭声。这首诗的作者他知道,正是李成科的结发妻子——刘氏临死前所作。这是首诗谜,谜底是草鞋。刘氏在诗中暗示自己跟随李成科历尽千般苦难,最终却遭抛弃的悲苦遭遇。

  原来,李成科未发迹前是个穷书生,但他的结发妻刘氏,非但不嫌弃他,反而为了能让他安心读书,承担起所有家事,每日辛苦劳作。真是守得云开见日出,李成科鲤鱼跳龙门中了探花,刘氏本以为苦尽甘来了,却哪想得到,李成科为了自己的仕途前程,竟然一纸休书,休了刘氏,迎娶了现任妻子,当时大明朝名臣的女儿。后几年内李成科连续升迁,虽为官清正,多有赞誉,但这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。

  没想到二十多年过去后,李成科还保存着这首诗,并为此上了凤阳山,看意思这是带发修行,赎罪去了。先不说能否请得动他出山,现在最急迫的是赶紧让他下山回家。再大的恩怨经过这十年的面壁悔过,也该了结了。

  第二天一大早,郑其昌独自来到凤阳山上,果然在山南侧找到一间草房。推开门后,郑其昌愣住了,只见里面坐着一位灰白须发长得拖到了地上的怪物。再细细一看,正是李成科。郑其昌暗自叹了口气,慌忙走上来,握住李成科的手叫道:“成科兄,还认得湘西郑其昌吗?”

  李成科愣愣地看着郑其昌,张嘴却发出一声怪叫,吓得郑其昌一阵哆嗦,旋即明白了过来:十年来,他就一直没跟人说过话,如今已不会说了。郑其昌也不再说话,伸手拿来一根树枝,在地上写了起来。李成科点了点头,表示认出了郑其昌。几乎同时,眼泪就掉了下来。郑其昌也强忍着眼泪接着写。哪料李成科却摇了摇头,随后闭上了眼。原来郑其昌让他下山回家,见李成科不肯,郑其昌有些急了,脱口叫道:“可你这也不是办法,从此后你的余生就交代在这里了?你只想着自己原来的罪孽,但想过现在的夫人没有?你这也是在作孽,你懂不懂?”

  见李成科依然闭着眼,面无表情,郑其昌气得头嗡嗡直响,一甩手叫道:“好好,我今天先回去,明天再来。不让你下山回家,我就不离开!”说完气呼呼地走了。

  就这样一连三天,郑其昌天天来,说得嗓子都哑了,却一点效果也没有。郑其昌想让人把李成科拖下山,但想到强扭的瓜不甜,只得作罢。

  这天,郑其昌没有上山,跟李夫人聊了起来:“嫂嫂,十年来李兄可曾下山回过家?”李夫人叹了口气说道:“回来过几次,我叫他,他不理,然后就又走了。”郑其昌皱了皱眉,连忙追问:“都是什么时候回来的?”

  李夫人摇了摇头说:“忘了什么时候,只记得最近一次是三年前。儿子去江南办事,家中就我一人,我砍柴回来后,看到他正站在门外,见到我后转头就又走了。”

  郑其昌低头想了想,接着问道:“他可曾拿走什么东西?”李夫人摇了摇头。郑其昌站了起来,围着屋子走了几圈,突然笑了起来,自信满怀地说道:“嫂嫂,你只要照我说的做,不出三日,我定能让李兄下山回家,见你一次。”

  过了一天,郑其昌又上了凤阳山,告诉李成科自己是奉命请他出山扶佐大清而来,如今见此情景,只得放弃,这就告辞回京复命。这次,李成科没再跟木头似的,而是拉着郑其昌的手,一直把他送到山腰,直到看不到人影了才回去。

  果然,就在第三天的傍晚,李成科真的回来了。李夫人连忙躺在床上,不住呻吟着。李成科进屋后就大吃一惊,急慌慌走上前来,满脸关切地伸出手摸了摸夫人的脑门。就在这时,门,咣的一声关上了,就见郑其昌一脸得意地站在门口,叫道:“李兄,两日未见炊烟升起,就再也隐不下去了?”说完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
  原来,虽说李成科后悔自己当初弃妻高攀,为了赎罪隐居在凤阳山上面壁悔过,但心里终究是放不下至爱亲情。郑其昌问李夫人,十年来李成科是否回过家,来干什么。当听到李夫人说,由于家中没人,自己砍柴回来时,见到过李成科后,郑其昌就心中一动,他上过凤阳山,在山上虽说看不到村里,但村里住户少,炊烟是从哪家升起的却能判断得出。这下郑其昌恍然大悟,只要炊烟天天升起,就证明家里没出什么大事。闹了半天,李成科是看着家里的炊烟,隐居悔过。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,便以告辞离去来试探。果真,李成科恋恋不舍。这回,郑其昌心里有底了——对朋友都如此,那对家人更别提了。便让李夫人断炊烟,诱骗李成科回家看究竟。

  再说李成科,听到郑其昌的话后,知道自己的小算盘被人家打出来了,怪叫着就想回山上去,却被郑其昌一把拉住:“李兄,先听小弟说几句,听完后你若还想回去,小弟绝不阻拦。”接着,就把李成科按在椅子上后接着说:“李兄,你可听说过‘背柴走江湖’这个故事?从前有位从湖南石头禅师那里出来的僧人,来到了江西,想拜马祖禅师为师。马祖禅师便指着门旁的一捆木柴问那僧人:石头老儿跟这捆木柴比,哪个重?僧人大惊,无言以对,被赶出,只得又回到湖南,把经过对石头禅师学了一遍。谁料石头禅师却笑了,说道:那捆木柴有多重?看来你力气真不小,居然背着捆木柴从江西跑回了湖南。僧人正要解释,石头禅师却突然一声大喝:你累不累?”说到这儿,郑其昌盯着李成科问道:“我现在要问你一句:李兄,那炊烟有多长啊?你在凤阳山上量了十年,还没量出来吗?”

  李成科呆呆地坐在那里,好久才站起身,看了眼李夫人,走出了家门。李夫人刚要去追赶,郑其昌连忙拉住说道:“嫂嫂勿急,他会回来的。”

  几天后,郑其昌来到了山上,对李成科说道:“李兄,小弟遵嫂夫人之命,将你结发妻刘氏的遗骨,已迁到了凤阳山,特来请李兄前去,也好重新安葬。”说到这儿,郑其昌取出一封信交给李成科:“嫂夫人怕李兄难过,托小弟续写此诗,准备刻在墓碑后面。但小弟觉得,还是李兄亲自来写才对。”李成科双手颤抖着捧着那首诗,已是老泪纵横……

  几天后,郑其昌回京复命,言称:李成科已垂垂老矣,不便再出山。自此,李成科出山这事,也就没人再提了。

  李成科早已回到了家中,从此后一家相伴亲人团圆。但每天清晨,他都要独自来到一座坟前,抚摸着墓碑,仿佛在跟人说话一样唠叨着。在墓碑后刻有一首诗:少时青青老来黄,历经拷打始成双。千里路行千般苦,一朝别弃丢路旁。十年思悔十年伤,凤阳山上炊烟长。红尘醉过红尘醒,归家相伴在阴阳。

  不用猜,这正是李成科续写的那首《草鞋》诗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人生感悟  

GMT+8, 2024-10-30 22:19 , Processed in 0.100857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