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感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40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焦东子:拍最美的照片给最需要的人

[复制链接]

3万

主题

3万

帖子

10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4222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9-23 07:36:0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下午两点,“我们在一起”项目的创始人焦冬子准时出现在南锣鼓巷的一个胡同,这个80后女孩友好地向我打招呼,她刚从西部回来,晒伤的脸上难掩疲倦。几句寒暄之后她微笑着带着记者走进了普诺艺术设计沙龙。

  一张照片的价值

  2009年春节前后,还在某校摄影专业上学的大学生焦冬子来到西海固拍照。一路走一路就住在沿途的农家。当地人的热情与贫穷体现出强烈的反差,他们家里一般都是这样的陈设:一个窑洞,一个炕,两个缸,一个小柜子。

  在宁夏彭阳,有一户人家的孩子因为要办残疾证,需要提供一张照片,焦冬子就随手帮他们拍了。等到焦冬子第二次来到彭阳,这户人家特意把焦冬子请回了家。

  傍晚时分,这家人悄悄地把自家养的鸡给宰了,焦冬子知道,这是这个家庭最奢侈的菜肴,主人家的盛情让焦冬子难以下箸。

  2010年9月,焦冬子去青海泽库县草原摄影,一位草原妈妈看见手拿相机的焦冬子,兴奋地把儿子拽到小牦牛上,拍完以后,母子俩很期待地想要看到照片,但焦冬子用的是胶片相机,没办法直接看,她只好让母子俩留下地址,将来再寄给他们。但是牧民说他们很快就要换草场了,没有固定地址,这让焦冬子感到非常遗憾,如果自己随身带着相纸和打印设备该有多好!

  几年的行走让焦冬子感受到,青海、宁夏这些边远地区的人极少拍照,更不要说家庭相册,有的老人甚至没有一张遗像。焦冬子虽然也不断地给遇到过的家庭和老人拍照,回到城市冲洗再寄回去,但是有的老人等不到照片就已经去世,有的游牧家庭没有固定地址,很难收到信,这些经历让焦冬子产生了一个想法——带上全套设备走进乡村,为那些还没有自己照片的人送去一张照片。2012年,她辞掉了自己的工作,正式着手筹备这件事情,她给这个项目取了一个温情的名字——“我们在一起”。

  在制造影像垃圾的时代

  制造一些温暖

  焦冬子的计划是在宁夏西海固的同心县、西吉县、隆德县、泾源县、彭阳县、海原县六个县的农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拍摄,给300个家庭送上照片。西海固,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,1972年被联合国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。焦冬子算了一下,购置设备的费用再加上路费等其他费用大概需要几万元,她把自己的设想发在网站上,为自己的新项目筹款。

  2012年6月,焦冬子认识了一个热衷公益的杭州人,他在宁夏隆德资助的一个女孩子刚刚考上了大学,他的资助也就终结了,但是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见过面。听说焦冬子在为“我们在一起”的项目筹款,他就委托焦冬子给这个女孩拍张照。

  焦冬子带着这位热心人士资助的1000块钱出发了。下午五点半,焦东子见到了来联材镇的妮妮,因为天色已晚,回村的公共汽车已经收班,她们不得不在路边拦一辆过路车。

  夜色渐浓,焦冬子背着30来公斤重的大箱子和各种外挂,好不容易拦下一辆车,对方要价40块钱,因为觉得价钱太贵,妮妮建议步行回家。焦冬子背着沉甸甸的行李在盘山路上走了20分钟,终于到达了山顶,妮妮告诉她,下山就到家了,30分钟就行,却没想到下山的20几分钟路程全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,走下山来,放眼望去依然是茫茫的西瓜地和南瓜地,忍住疲劳负重前行了一段路程,这才到达妮妮的家。

  对妮妮来说,从山那边的联材镇走到家的距离很近,因为她已经习惯了,或许她是想为焦冬子省下10块钱。但是,对于初来乍到的焦冬子来说,很是不易。

  妮妮的妈妈很高兴家里来客人,她独自拉扯大三个孩子,耕了8亩地,4点起床犁地,割麦子时不吃不睡,为了给妮妮凑学费通宵打蚕豆,喝着水就睡着了……她走路像阵风,总是开怀地笑。她说,等孩子找到工作就熬出头了。

  到妮妮家的探访并不是焦冬子的第一次隆德之行。上次到这里的时候,这个外来的陌生女子并不受人信任,遭到了无数的白眼与不理解。而这一次,焦冬子很受欢迎,大家纷纷给焦冬子拿馍馍吃。焦冬子把大家聚集在打麦场上,准备给大家伙拍照。瘦男人张大武(化名)正忙着筛胡麻,满脸大胡子头发长长的,听说要照相马上躲到一边去:“海怪一样咋见人。”邻居居然变魔术一般拿来理发的家伙儿,就在场上给他刮脸理发,还带整理服装培养情绪。一袋烟功夫清清清爽的夫妻俩就上镜了。

  腰巴庄是西海固西吉的一个庄子,它又被称为“老人村”,这里留守或孤寡老人占一大部分,还有一批80多岁的裹脚老人,他们腿脚不便,一说话浑浊的老泪就流下来了,整天跪坐在家门口,眺望着远方。他们穷困孤独,逢人便问见到他儿子没?

  焦冬子看见村民家的被子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,因为没水清洗,用的时间长,硬得像石头!于是他们就去西吉买了20床棉被,找了个小车拉进村。

  西吉腰巴庄,凋敝的村落、无助的老人……焦冬子用相机将这些一一记录下来。

  后来,焦冬子的这个项目被一个公益圈的资深人士发现,建议焦冬子参加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创意项目奖评选,面对一堆的申报材料,她无从下手,幸好得到了公益圈的很多朋友热情帮助。

  2012年7月,焦冬子的“我们在一起”项目获得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创意项目奖金奖。前去领奖的她,只买到一张慢车的站票,30几个小时的劳顿,丝毫没有减少焦冬子内心的兴奋之情,因为她为帮助他人而做的努力在这里得到了肯定。

  释放着生命独有的暖意

  从宁夏回来,焦冬子又去了青海泽库县草原。焦冬子说:“给他们照合影的时候欢乐多多,都是老夫老妻甚至要抱孙子的人了,要他们在镜头前站近一点都难为情,更别说牵手搂肩了。男人们还比较主动一点,老婆们可不干了,面对丈夫的亲密动作几乎要打起来,那样子像是回到了18岁。”

  焦冬子拍下的只是一张张人像,却为外面世界的人们展示了一个他们所不知道的贫穷的西部。“有不少朋友也想到这边看看,我会把我在这里的生活状况告诉他们:这里的人一般不吃早饭,午饭晚饭是馍馍和面条,睡土炕可能会痒痒,因为缺水,每天洗脚都有困难,洗澡一次则需要到县城去,手机信号不好,联络不畅,上网要到镇上,至少要走一个小时山路,条件好的家庭会有摩托或者三轮可乘,条件不好只能步行。”

  好多人看到焦冬子的照片中,孩子们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,就都往那些地区寄衣服,许多人纷纷要求焦冬子提供联系方式,焦冬子就和当地的一个公益机构联系,帮助他们把善品发放下去。

  随着照片素材的不断增加,焦冬子的“我们在一起”项目又有了新的计划。“我正在以上次西海固拍摄的片子作为主题,制做明信片、笔记本和画册,一部分是给好心朋友的回报,一部分是希望可以卖出去。‘我们在一起’的下一站是云南,希望这些衍生产品可以帮助我筹到下次去云南的资金,让项目可持续地运转下去。”

  焦冬子曾经在微博上写道:“刚开始的时候还有朋友劝我现实点,去做商业摄影,这让我难过。因为一个人拥有此生是不够的,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。”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人生感悟  

GMT+8, 2024-11-11 00:37 , Processed in 0.085369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