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感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06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深入,才是最美的接受

[复制链接]

3万

主题

3万

帖子

10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4222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8-14 13:39:0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偶然机会,听到陈丹燕的一个访谈节目,谈的是她持续数年的地理阅读,就是以一本经典的书为源头,深入到当地,情景再现,再度创作。

  她提到了大学时代,一位导师曾提到的接受美学:作者只完成了他想表达的世界,而读者再来完成自己接受的世界。对一件事物最好的接受,就是以你的经历来体会他的世界,两者之间有一个沟通,这才是最好的接受美学。不然,怎么能算懂得和收获?

  比如,她读了很多遍乔伊斯的《尤利西斯》,还认为自己不算懂得。2013年,以北爱尔兰为背景,深入当地,去都柏林老城区走访乔伊斯书中的一些场景,比如小酒馆、街道,参加当地纪念乔伊斯的“布卢姆节”,1904年的都柏林和2013的都柏林,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?历史和现代交织,对一个城市深入地理解和思考,一本书一座城……再比如,因为喜欢《哈扎尔词典》,她去了曾经多灾多难的塞尔维亚,去了作家帕维奇的屋舍,看到了他的桌子、椅子、书、照片、烟斗,喝到了当地六月的锻树花茶。征得作家遗孀同意后,她在他当年写作的房间里睡了一个午觉,还做了一个梦;还去了书中提到的山间修道院,在香油油灯下重读,走入主人公的世界,像是回到了那个时代……但凡一个事情走心了,怎么样都是郑重。而郑重,也许才是我们最欠缺的。

  深度理解和再现,也许也是我们缺乏的。世界充满了各种浅薄、碎片和浮光掠影,我们自认丰富地贫瘠着。而恰恰,深读、懂得才是对一件事物最好的致敬。

  弄通一件事、一本书,需要深入。同样,做一件事,是需要一点郑重其事的。一日,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话剧来武汉演出,剧场在汉口。我提前数小时过去,包里装着茨威格的这本小说集,小中篇,能在开演前再深读一遍。找到剧场边的咖啡馆,点好咖啡和甜品,下午茶和晚餐一并解决,慢慢读,大段的独白,大段的心理描述,很精彩。读完,刚刚好。再去体验一次情景再现,但那场先锋话剧的表现形式不是太好,看完以后,倒是很想找人交流一下。想起了台湾作家林文月提到的京都料亭老板娘,每每看完剧,并不急于发表感想,而是久久不说话,与同去的友人慢慢散步,找到一处月光淡淡的青石板小巷,才开始细说内心的感受。真是羡慕这种回味。一件事,能有演绎有深入,才算不辜负,才是最美的接受,不然,也只能是浪费。

  对于喜欢的东西,深入一下也许才会获得极致的共鸣和幸福。而这些,会渗入你的每一个毛孔,变成滋养。细想想,现在信息丰富,但很难变成深度的滋养和思维方式。

  记忆中有一年,我读的书很杂、很多,但吸收的沉淀的能反复回味的倒是历年中最少的。后来反思一下,庞杂了就是散乱了,反而像浮光掠影。一本没有想到读第二次的书就不算书了。有时,知识欲也是一种贪。一样地,宁少毋多,宁缺毋滥。精进和深入更重要。

  那个夏天,带着一箱年少时读过的诗,走非常古老的意大利大旅行線路的女人,也许才是最专业的读者,才最是懂得的人吧。

  最深入地接受,而不仅仅是知道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人生感悟  

GMT+8, 2024-11-9 10:31 , Processed in 0.094768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