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感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69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岁月不饶人,我也未曾饶过岁月

[复制链接]

3万

主题

3万

帖子

10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4222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9-3-2 12:48:5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《爱丽丝漫游奇境》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:“在我们这个地方,你必须不停地奔跑,才能留在原地。”之前,我们以为这是童话。2017年,才意识到这是现实。一方面是大者越大、强者恒强,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。

  另一方面是规则被打破,玩法在翻新,后面的很快要超越。2017年我和许多人讨论过,并逐渐聚焦到了六个问题上:第一,我们不是强者,还能不能登上舞台?第二,我们刚刚进场,怎么找到新玩法?第三,跟不上变化,会不会被淘汰?第四,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?第五,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?第六,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?我把答案总结成“六个脑洞”,从中逐渐看清了我们这代人的机会。而这些机会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,我把它称为——“中国式机会”。

  动车组脑洞

  在大者越大、强者恒强的时代,还有没有新玩家的舞台?沈南鹏说,你看到的舞台更单调,但你没注意到舞台本身变得更大。聚光灯下的主角在膨胀,但是聚光灯外,在更大的舞台上,有更多的角色在登场。过去四十年,中国经济发展是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”,先富带动后富,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,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,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,精英带动普通人。在这个认知里,我们认为中国是一辆绿皮火车。但是,从2017年来看,中国分明是一组动车。简单地说,就是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。所有人都在分享这个时代的机会,也在给这个时代创造动力。

  热带雨林脑洞

  因为每个人都有手机,所以甚至是那些社会末梢的人都被接入了这个时代。每冲进来一拨人,就成就一拨连接器,每成就一拨连接器,就诞生一拨商业物种。2017年,吴声提出了一个词,叫“超级用户思维”。

  也就是说,因为新物种越来越多,商业的打法出现了一种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的转变。所谓的“超级用户思维”,就是我不仅关心我有多少用户,我更关心我有多少超级用户。超级用户思维不只是营利模式的变化,它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的迭代。就像一个城市,我不仅要提供你生活的良好设施,我还要给你提供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荣耀感。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。它有700万平方公里,是地球上最大的独立生态系统。光昆虫就有250万种。动物植物很多都是别处没有的。你看,这就是大生态系统的好处。不管它原来有多少参天古木,也不管它原来有多少野兽成群,都会有新机會出现。

  另一种是维持一个独立的小生态,在亚马孙热带雨林里都是不错的活法。

  比特化脑洞

  2017年变化最快的一个地方,那就是新零售。其本质就两个字,效率。于是,有人在数据算法上下功夫,有人在支付上下功夫,有人在物流配送上下功夫,有人在建仓策略上下功夫,有人在创造场景上下功夫。

  不管什么功夫,你站在消费者这头看,本质上都是让你“想要就要,马上就要”。在你的购买欲萌发时,就能完成支付。在你的购买欲消退前,就能完成送货。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、数字化。明白了比特化脑洞,明白了,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——第一,无论产业怎么演化,都是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演化。所谓的新零售,不过就是让更多的人,以更便宜的价格、更便捷的方式、更好的体验,买到更丰富的商品。第二,分工会越来越细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。越专业的人,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。

  拔河脑洞

  有一本书叫《超级版图》,书中提出了“拔河游戏”这个精彩的比方。

  美国人眼里的博弈,是一场拳击比赛;而中国人正在进行的,是一场拔河游戏——拳击是强者的竞技,有准入门槛;而拔河游戏所有人都可以参与。拳击比赛以击倒对手为目的;而拔河游戏只是想把供应链上高价值的部分拉过来。拳击比赛取胜的关键是让自己更强大;而拔河游戏取胜的关键是让更多的人站到自己这一方。拳击比赛的输家必须离场;拔河游戏希望人人都不要松手。拔河游戏里面,谁能获得主导权呢?人口规模、市场规模、产业规模,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了。拔河游戏不关心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,只关心价值的移动方向。

  终点站脑洞

  好像一直有声音说,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,所以持续性并不好。这种声音中最典型的,就是日本学者提出的“雁阵模型”。简单说就是:“随着成本提高,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。”

  日本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,“亚洲四小龙”承接日本,中国承接“亚洲四小龙”。所以,21世纪初,中国才成了“世界工厂”。所以任何一个国家,都只是产业转移的中转站而已。过去十年,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倍,已经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。但是,制造业向中国集中的趋势仍然没有减缓。中国为什么还没有掉到那个预言中的大坑里?何帆老师认为,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,国际贸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。此前国际贸易是“产业间贸易”,而中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更多的是“产业内贸易”。产业间贸易就是中国人20世纪80年代干的,用十几亿条裤子换人家一架飞机。用成品换成品;产业内贸易就是美国苹果公司要生产iPhone,供应链遍布全球,而中国分担其中的一部分环节。那中国就非常容易打开这个缺口。

  中国就会利用自己的超大规模性优势和兼具效率、弹性的优势,在这个机会窗口里开疆拓土,攻城略地。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,所以,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,而是最后一站。

  枢纽脑洞

 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,他们已经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代,超过70%都是第三产业,对原材料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。这和以原材料出口为主的欠发达国家之间,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。这个裂缝谁来填?20世纪90年代,答案揭晓,是中国。理解这个过程,我们就理解中国的全球角色了。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欠发达国家直接形成经贸循环了,中国是全球经贸循环有效运转的必需节点。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,是资源、信息、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由之路,是世界的路由器,也是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的书名——枢纽。

  作为枢纽,我们向西方发达国家,提供形形色色的工业品和创新落地的机会。中国2016年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总额为361亿美元,占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%,是世界第一。这不是简单的投资,而是在非洲建设铁路、公路、电信等基础设施,把非洲的矿山、农田、村镇和全球连接起来。站在西方的角度看,它们通过中国投放秩序。站在欠发达国家的角度看,它们通过中国在分享全球化带来的繁荣。这就是中国的枢纽作用。认清楚这个角色和责任,我们就有能力去营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。

  希望每个人都像木心先生所说的那样:“岁月不饶人,我也未曾饶过岁月。”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人生感悟  

GMT+8, 2024-11-11 06:10 , Processed in 0.08739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