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在悄然影响人生
为什么一张大学文凭,依旧敌不过家庭出身说到家庭财富水平和父母受教育程度,会影响孩子从小受到教育的质量,这一点很好理解。但是为什么即使贫困的孩子上了大学,他们依然无法在收入上匹敌家庭富有的同辈人呢?难道出身就是人一生的宿命,摆脱不掉吗?
每个人从小的成长环境、父母的教育理念,以及所拥有的资源、禀赋并不相同。即使拥有同样的家庭背景,其价值观、事业观和财富观也会不同,孩子的走向自然也会有差异。所以,我们只能跟随经济学家做出猜想。
研究此课题的经济学家认为,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,可能有以下几点:
1。童年时期的家庭资源
家庭经济水平高的父母,会在孩子教育中花更多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(经济资本),主动快速地给予孩子帮助,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职业感觉、社交能力和其他软实力。
他们所采取的“协同培养”策略会使孩子在进入职场前,就获得足够多的能力、气质和毅力,持有更高的理想抱负(文化资本),从而更容易有好的发展。在孩子進入职场的时候,背景好的家长,还能够通过广泛的社会关系(社会资本),帮助孩子更好地实现求职和晋升。
如此一来,家庭背景就通过经济资本、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途径,对下一代产生影响。
而家庭比较贫困的父母,会过于依赖学校和公共机构,在教育中通常采取的“放养散养”“快乐教育”策略,虽然保护了孩子的天性,但也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学习机会,从而无法获得有利于职场发展的足够技能。
这些孩子进入职场后,很多职业技能和素养,都需要靠自己试错和碰壁去习得,所以其职业发展之路,会更缓慢、更坎坷。
2。贫困学生所读的大学质量
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,是顶尖大学中绝大多数学生,都来自中产及以上阶层。在中国如此,在美国这个阶层分化明显、大学学费昂贵的国家,更是如此。
美国教育部门的数据显示,只有不到10%的贫困学生数学成绩拔尖,而家庭收入高的学生,占据数学高分成绩人数的48%。在这样的成绩差距之下,两种家庭的孩子,在高中后所去的大学,自然也会完全不同。精英大学更是集中了家庭背景好的学生。
在哈佛大学、耶鲁法学院这样的顶级院校,有60%的学生来自家庭年收入前10%的家庭,只有5%的学生来自家庭年收入后50%的家庭。同时,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,进入精英大学的概率要比贫困家庭孩子高4倍。
在中国,情况也是如此。经济学家发现,很多成绩不错的贫困家庭孩子,都不敢报考精英大学。尽管这些学校有很好的资助政策,也可能提供非常有用的学业、职业能力培训支持,但这些孩子在高考之前就低估了自己的能力。
所上大学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收入水平。多数贫困家庭的学生只能去普通大学、专科学校,这也就造成他们很难在毕业后找到收入丰厚的工作。
3。贫穷带来的稀缺感,束缚了脚步
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,贫穷会成为心智的负担,即使没有人提醒你稀缺的存在,贫穷状态也会削弱智力和自控力。而且长期的稀缺感,会在大脑中留下记忆,使人即使拥有足够的钱,也无法彻底摆脱紧张感。
比如,挨过饿的人,会长期过于关注食物,买菜做饭时很容易准备过量,或饱受暴食症的困扰;小时候被严格限制零用钱的孩子,在自己有能力赚钱以后,依然会由于内心挥之不去的匮乏感,要么不敢花钱,要么挥霍无度,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。这都是稀缺感造成的内心感官失调。
另外,神经科学家发现,长期处于贫穷状态下的孩子,其智商发展会存在一定的滞缓,这也是稀缺感对智力限制的证据。
稀缺感会导致“管窥”,也就是说,内心的稀缺感一旦占了上风,人就会忽略“诗和远方”,而只看到“眼前的苟且”。一个人哪怕本来就拥有高智商,也会在稀缺状态下表现出比原本更低的智商。
如果一名学生整天为钱的事发愁,那么他对金钱的稀缺感,就会让他过度专注于缺钱这件事,自然无法专心学习和发展能力。
在上大学的时候,他们容易将大部分时间,花在对能力发展贡献极小的兼职中,从而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真正有用的事,更舍不得给自己投资。
工作以后,他们也会因为家庭负担、未来生计而对金钱关注过多,忽视了自己的职业技能提升。相比于家庭富足、无须为生计发愁,从而可以专注于自身能力发展的同龄人,这些低收入背景的人,可能更缺乏进步和提升的后劲。
由此看来,彼此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,也在情理之中。
回报率低,就不读大学了吗
如果你认为,没有学历也一样可以成为资本大鳄,那就让数据告诉你:
大学文凭也许并非阶层流动的通行证,但根据清华大学李宏斌教授的说法,在中国,如果没有剔除先天能力和家庭背景,中国大学回报率有16。3%,高中回报率就更低,只有4。5%。而且,多读一年大学能增加16%的收入,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相比,收入要高出64%。
在美国依然如此,没有这一纸文凭,会让你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少赚100万美元。
也许你会发现,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其实并不高,甚至还不如已工作几年的高中毕业生。但高中学历者收入增长的幅度和速度,是越来越慢的。
拥有大学学历的人,也许起步收入不高,但他们在大学中积累的知识、能力、资源、人脉,会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起到重要作用,从而使收入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,拉开与高中毕业生的差距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高中学历的含金量将会越来越低,高中文凭也将越来越不值钱。两种学历之间的收入差,越来越大。
再看学历与贫困的关系。在今天这一代年轻人中,有22%只有高中文凭的人处于贫困中;而1979年时的年轻人中,只有7%的高中学历者处于贫困中。
如今,如果仅仅止步于高中文凭,就很难在社会中维持生活。倘若不去读大学,那么大学教育可能带给你的各种“软资源”,就会与你失之交臂,更不要说获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。
没读过书的农民企业家,因为缺乏发展企业必需的技术,已经很难与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相抗衡。低技术行业已经形成了垄断,在这些领域很难出现零起点、无技术的创业成功者。
也就是说,中国以后的发展,很难再出现“没读书的大老板”,更多的将是“读过书的大老板”,而且他们将出现在科技含量更高的行业。
因此,从收入水平、事业空间和工作满意度来说,读了大学的人,都完胜没读大学的人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