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有道
曾跟在几个喜欢的老师后面阅读,因为崇拜他们完善且强大的阅读体系,翻查他们打五星的书目,逐本购得;模仿他们写读书笔记的格式,尝试自己撰文写读后感。每次看见他们对于新进作者的敏锐观察,总是忍不住推敲其阅读力构筑的思维,希望终有一日以突飞猛进的速度成长。直到有一天,发现了不少和我有同样用心的人,也是这样牵强模仿。其实,每一个人的阅读力均有不同,读书是一个人的思路引线,应当是自我独一无二的成长。
总的来说,性情大器的人往往热衷于各类书籍的涉猎,这通常与其广结好友的性情相应。而性情闭塞的人,往往善于如同深井一般去探究专门学科。他们拥有钻研的品性,在某个领域无限探求,成为专家。不同的家庭、学历、背景和成长经历,也养成了每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性。如果一味强求阅读所谓“好书”,不过是在错误的时间糟蹋了好书而已。它们并非不够精美完善,而是没有积淀到一定的阅读力,就像天龙八部中的梅、兰、竹、菊四人,强练天山折梅手,无异白费苦心。
人是一种在特定时期,意识到缺乏什么,就会格外注重什么的物种。鲁迅推荐的书本,多关注《世说新语》之类,被传统典籍湮没描摹世相的书籍;毛泽东给子女推荐的书册,多为《资治通鉴》、《三国志》之类经世治人的读本;学者钱穆更是关注国学基础的奠基,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,他还倡导《近思录》等学术启蒙的读物。但是,我们毕竟有自己的兴致,不在于刻意建立庞大的阅读体系,也不在于将盲点逐个打通。而是顺势成长的途径,知道自身最感兴趣为何物。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,才能形成最佳的自我完善。
阅读的本身,并不是有意成长为阅读强人。并非每个人都对文字载体有特殊的敏感和热爱。关注世道变迁的规律,与大自然和谐相处,同样是迅速成长的妙方。不仅是知识领域之间的融汇贯通,文字与世道的交汇,触类旁通的学习正是成长的快乐所在。
和定期参与固定组织的读书会无关,也与相识阅读力强大的高手联系不大,关键在于自己有颗善求知识的内心。到那时,自会练造出发掘好书的眼力,穿凿其间的沉浮。那些精品的典籍自会在合适的时机,贴合在你的思想深处,完成最佳的自我建构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