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许会有一场比房价更大的恐慌
经济学里有一个现象叫银行挤兑,说的是如果银行的信用度下降、有破产传闻,就会有一大堆人因为恐慌而冲到银行取钱。当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,银行就有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,甚至破产倒闭。由此你可以看到恐慌的力量。而在我看来,整件事情最诡异的地方还不在恐慌的破坏性,而是身在局中的人,会看到“恐慌”是合情合理的,非如此不可:早担心银行要破产,你看,现在不是破产了吗?他们因为恐惧,而制造出令他们恐惧的东西。
整件事情里容不得“理性”的存在。假如有一个理性的人坚持说:“这是非理性的恐惧,不要信!”非常不幸,他会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压。
历史会证明他错了,虽然他是难得的理性之人。
就是这种荒谬的事,却时常在我们身边上演。没错,比如房价。
全民混乱。打开手机,全是恐怖的消息:涨,涨,涨!所有人都坐不住了。原本可以等一等再看的,已经等不了了。没有房子的必须现在买房!有小房子的抓紧换成大房!非学区房的立刻打听学区房!谁也别想独善其身。
没钱买房子的人恐慌。有一点钱,又不够买理想房子的人恐慌。好不容易凑够首付,挤破头还“抢”不到房子的人恐慌。买到房子,被月供压得喘不过气的人恐慌。有房无贷的人过得就好吗?也很恐慌。只有一套房的,仿佛赚了,可钱却落不到自己手里,更何况置换的难度越来越高。最恐慌的是那些有好几套房的人,坐拥千万资产,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——卖早了怕少赚钱,捂在手里又怕碰到崩盘的一天。
每个人都被恐慌裹挟。每个人在恐慌下的反应,又激起了旁人的恐慌。恐慌造就了房价的飙升,你不跟着慌,最后吃亏的就是你。
恐慌就这样变成了一个“理性”的存在。
我们因为恐慌,会做许多原本不必要的事,直到把想象变成现实。我们会在本不必要的时候囤积粮食(直到货架变空),也会在身心疲惫的夜晚与失眠搏斗(直到天色大亮),会反反复复担心自己做不成一件事(直到把时间都蹉跎掉),也会再三闹脾气以确认恋人是否还爱自己(直到对方终于厌烦)。
最后我要讲的,是一场也许比房价涨跌更大的恐慌。
这场恐慌正在逐渐发酵之中,它的破坏力已初见端倪。虽然目前规模并不惊人,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重压聚焦其上。迟早有一天,它会形成一场你追我赶的“军备竞赛”,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、越滚越快,不知何时会超出临界值。
那就是我们对下一代教育的投入和期望。
先说我看到的几个现象:
我在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当老师,我现在所接触的学生,比十几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,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多得多。同样是刚进大学时,他们对某些知识技能的掌握(比如英语、奥赛、IT技术和金融知识),要比10年前的学生强到不知道哪里去。当然,他们花在娱乐休闲上的时间相应就少得多。
他们在对时间的分配上严格使用二分法:“做正事”的时间,和“浪费”的时间。后者的内涵因人而异,大体上包括发呆、看影视剧、一部分的运动、阅读、没有实用目的的社交,有时还包括睡觉。无论他们事实上给后者分配了多大比例(出于压力,有时往往更大),但在主观意愿上他们是极其排斥的,极端时甚至导致自暴自弃的行为。在这个过程中,困扰他们最多的就是对父母强烈的愧疚感(即便父母就在他们身边,并且劝孩子减轻一些压力)。
总体而言,他们的幸福感低于10年前的学生。
同时,作为一个幼儿园中班孩子的家长,我开始感受到幼升小的压力。身边跟重点小学沾亲带故的朋友也受到热烈追捧。我第一次听说“幼小衔接”还有辅导班。
网上热传“海淀区家长一年给孩子报课外班花费20万”的帖子。
电视剧《小别离》热映,全民都在讨论未成年孩子出国上学的问题。
某个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朋友得知我女儿快5岁了还不会写阿拉伯数字,也不会英语拼读,郑重其事地警告我:“这样到了小学肯定跟不上。很多东西老师上课不会教,默认孩子已经都会了。”这位朋友还表示,她的孩子所在的小学四年级时就会放无字幕的英语动画,还有同学在阅读英文原版的《哈利·波特》。
“如果你的孩子在二三线城市接受教育,那就别想了。如果你的孩子在北京接受教育,但不在最好的那几所学校,那也别想了。如果你的孩子在北京也在不错的学校,但你没有好好培养……你想想吧!未来社会残酷着呢!”
女儿兴趣班同学的家长像看怪物一样看我:“不考级?你们家孩子不考级?”
我的另一个朋友今天还给我打电话咨询学区房的问题。这个朋友有北京户口,但所属学区里没有重点小学。他认为所在的区教育质量不好,他的原话是“快走投无路了”。我问他:“走投无路的是什么路?”他说:“孩子的出路。”
我相信,对这些现象不只是我一个人有感觉,相信大家都隐约嗅出了某种危险的味道。大概在我上中学的时候,全国轰轰烈烈地搞过一阵“减负”运动,最后也是雷声大、雨点小,不了了之。那时候有人说:“减负需要一代人的观念进步。”现在一代人过去了,这一代孩子的书包反而比我们那一代更沉。
观念?大家都在进步。但观念进步不是关键。
你很酷,你让自家孩子置身事外?可以啊。就像你可以坚持不买房一样。
你岿然不动,其他人甩下你争先恐后地向前冲。直到某一刻,你终于绷不住了:“就算我能承受,孩子一直被当成‘吊车尾’,他愿不愿意承受?”
我认识不少朋友,从前都是很酷的青年人,都声称:“我要有了娃,一定不逼他上清华、北大。北大老子都上过了,没什么意思。”现在他们还是咬着牙给孩子报兴趣班。他们照样还是很酷的人,但是,谁敢拿孩子冒险呢?
一种不安全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社会,到处在鼓吹阶层固化,鼓吹学习改变命运。你知道那些奥数知识对孩子的人生并没有太大价值,问题是只剩最后这几张船票,你要是不学,就会有别人捷足先登。
所谓的“军备竞赛”,实质就是一场囚徒博弈。每个人都身在局中,无力脱身。你不加码,就会被别人踩在脚下。你一旦加码,就为恐慌添薪加柴。
对于房价来说,人们总还有免于恐慌的底线,因为大不了就是放弃一套房。但是有孩子的人,谁又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不管呢?一旦房子在手,心理上多少可以离恐慌远一点儿。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,要到哪里才是尽头呢?一路拼杀闯进重点小学,就可以不恐慌了吗?初中呢?高中呢?
孩子们的痛苦才刚刚开始。
我们也许正在见证这场恐慌的循环。一线城市发酵,慢慢辐射全国。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呢?会不会像房价那样升级到骇人听闻的地步?会在何种程度上破坏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幸福?它会有停下的一天吗?如何停下?
理智的话谁都会说,未来的后果也都看得见。但毕竟大家都没法像金庸小说里的人那样比拼内力,大喊“一二三”,同时收手。
在这场逐渐掀起的风暴中,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受害者。
你可以逃离这样的恐慌循环吗?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撤出。撤出了,恐慌还在。就像有的人卖了北京的房子搬到大理,但他们依然逃不脱房价上涨带来的失落。除非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承认:我退出,是为从根上斩断烦恼。我这辈子就不买房,或者我的孩子就是不与别人竞争,对所有结果,我都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,并且永远不为我的选择而后悔。有这种大定力、大觉悟,或者在其他领域有大成就,足以将这些损失视若浮云的少数人,说不定才能从恐慌中脱身。
可惜这样的人少之又少,挡不住社会大潮。大多数人,仍然像是杀红了眼的赌徒,明明早已无力跟进,还是不得不在一轮又一轮的搏杀中,逼自己掏空所有的筹码。跟进固然无力承受,但你知道,如果不跟,恐怕就会输得更惨——就像被挤兑的银行,就像高企的房价,就像一出生就百米冲刺的孩子。
这一把,你跟还是不跟?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