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妞苏丹: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剧场
办个剧场当成彼此的结婚礼物眼前的苏丹,画着浓浓的眼影,眼睛显得格外大,衣服和包包都是松松垮垮。她曾是一个歌手,现在主要工作是话剧导演,也为自己的话剧制作一些音乐。
苏丹是典型的北京姑娘,身上有股子“劲儿”。14岁时就已经会弹钢琴、作词作曲了。“很多人都说我的前途应该是很光明的。每天都会有采访、做通告、演出、拍广告等等,但我反而很喜欢在家或在公司练歌、写歌。”
苏丹百无聊赖的唱腔,信手描绘的歌词,都让人耳目一新。她曾为万通独立住宅创作广告歌曲《空间》,为容祖儿创作歌曲《怎么走》,为众多歌手担任专集音乐制作人等等。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苏丹会在音乐道路上顺利发展的时候,2010年,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走另外一条路——从音乐圈出来投身话剧圈!
其实,此举与她的男友唐虓珲有关。平时两人的工作都很忙,更多的是在网络上交流。一天,唐虓珲的MSN给苏丹发来一句话,“我很累,可是没有人给我削苹果。”就因为这句话,苏丹带着皮箱、两条狗、两个苹果和一个削苹果器来到唐虓珲的住处,从此再也没有离开。
开一家自己的咖啡馆也许是每一个女孩心中的梦想,苏丹理想中的咖啡馆还可以唱歌,可以上演自己导的戏,于是唐虓珲对她说:不如我们办一个剧场吧,可以满足你的所有要求。这个建议让苏丹很兴奋!
有了创业的激情,同时也需要创业的勇气。苏丹说:“那时候,唐虓珲问过我好多个‘成吗?’——不办婚礼成吗?不买房成吗?不买车成吗?我都说成。就把剧场当成我们送给彼此的结婚礼物吧。”就这样,唐虓珲结束了自己的公司,苏丹从唱片公司辞职,两人同时成为“无业游民”,开始专心打造自己的剧场。
“王子”穿着剧中的熊猫服
向她求爱
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,两人终于选择在CBD开剧场。1000多平方米的面积,房租自然不菲,一年要100多万元。“在我们之前,也有人想把这改造成剧场,但是都因为格局的原因没成功。我俩拿着设计图研究了好久,终于找到了一面能打通的墙,把3个铺面改造成了外部露台、咖啡厅和演出剧场三个空间。”他们给剧场起名为“木马剧场”。
用苏丹的话来说:“我俩就是要像‘特洛伊’的传说一般,一点点把小剧场的文化和先锋话剧渗透到都市人的生活习惯里。”此外,木马的英文Trojan,含有开放之意,符合他们的经营理念。
剧场设计非常有个性,内部以原木为墙体,构筑出了一个特洛伊木马的腹腔。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由苏丹亲自设计,她的构想是把整个剧场打造成一座城堡的感觉:沿砖面楼梯上到露台,是可供休息的藤制桌椅。咖啡厅原木地板,黑白桌椅,金属吧台。
选址、签约、装修、采购,全部都是苏丹和男友完成的。“木马”尚未建成时,很多人觉得这对号称自己有个剧场的情侣是骗子。
因为资金不足又没有制作经验,当时做什么类型的戏剧成了两人争执的焦点。“我喜欢实验戏剧,但是现在除了孟京辉之外其他的实验戏都不好卖票;做搞笑的戏,我们又都不喜欢;表现白领生活的戏,做的人也挺多。最后,我们决定做时尚的、女性喜欢的戏。”就这样,在剧场装修的同时,苏丹导演的第一部戏《穿panda的女魔头》新鲜出炉。它讲述了一个灰姑娘般的爱情童话:两个家庭背景悬殊的年轻人愿意为爱情同甘共苦。
苏丹为这部剧融合了很多时尚元素,将话剧与走秀、歌舞等结合起来。剧中女主角“熊猫女”的多套“熊猫装”也是由她亲自设计,并请来服装学院的学生们一起手工缝制出来的。
剧场开业以后,苏丹负责剧目,唐虓珲负责经营,俩人几乎天天吵架,天天和好。两个人在争执中,做了《男人不坏》系列剧,票房都不错。这对小夫妻的执著也感动了不少戏剧圈儿里的人。“戏剧人都很善良。他们刚开始怀有戒心是因为怕有些人做戏、做剧场只是图个乐。接触之后,大家对我们对这个剧场有了了解,也都主动来跟我们合作。”
“戏剧女魔头”
要“挑战”岩井俊二
2011年10月,木马剧场承办了第一个戏剧节——第三届“风马牛戏剧节”。戏剧节以“空间主义”为主题,在两个月内展演了《阿门》、《三人行不行》、《我是伊南娜》、《黑幻公寓》等7部优秀戏剧作品。
从2010年7月2日开业到现在,木马剧场已经出品10多部原创剧目,并将这些剧目推广至全国巡演。木马剧场还成了北京文艺青年的聚集地,晚上不断上演各种剧目,白天则有不同的歌手、乐队发布会,系列的小型音乐会,时尚潮牌的产品发布活动和电影拍摄。
2012年,两人为木马剧场签约了几位长期驻展的画家,还签了几个年轻的戏剧人。今年,在杭州的小剧场也即将开业。为了提升文化产业,杭州对小剧场的创建给出了许多优惠条件,合作者也看上了木马剧场的品牌和经营特点。苏丹决定由唐虓珲来全权负责运营。
下一步苏丹还计划在长沙、武汉、南京等地开剧场。在她规划的版图里,小剧场应该像电影院一样,在城市里错落分布,每个剧场有自己的特色,或是先锋姿态,或是诙谐轻松,或是古典文艺,甚至可以有灰暗厌世……人们在茶余饭后不会只想着泡吧打牌,而是三五结伴地走进小剧场看一出个把小时的话剧。
从第一部剧到现在,苏丹不仅自己导演话剧,还是木马剧场的艺术总监,“从创作、制作、到演出,我都会亲力亲为。”比如,在《穿panda的女魔头》里,苏丹就自己创作了3首歌曲,作为舞台音乐,“还有些人问我,哪里能找到剧里的音乐,也许,有一天,会出一张舞台音乐的专辑”。
2013年,她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和升级:她将要“挑战”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,将他的电影《爱的捆绑》改编成话剧。对此,岩井俊二显得很兴奋,他将担任该剧的监制,参与音乐创作及排练,“20年前电影中的很多遗憾会在舞台上弥补,回过头去看自己20年前的作品就如同失去的孩子又回来了。”
从最初有想法到最终获得岩井俊二的认可,这个过程并不轻松:“我做了一系列对《爱的捆绑》改编的导演阐述,用文字、图片、音乐等。两年后,才传来了好消息,岩井俊二将这部电影的改编授权交给了我。”大致在2014年初,该剧会在全国巡演。
如今在北京,“空腹木马”隐隐已成为艺术街区的文化符号。除了常规的演出,免费的话剧培训课,剧团里的小餐厅收费也不高,一大帮话剧爱好者常驻这里,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街头,有人在夸张地宣泄自己的情绪,有人在一旁若有所思地看着。
苏丹为木马剧场写过这样一句歌词:“木马虽然没有翅膀,但它可以翱翔。虽然木马没有翅膀,但它发出爱的光芒。”对于他们来说,木马剧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,更是一个爱的港湾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