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是米
米是财富,米是生命。清道光三年(公元1823年),广东吴川霞街村的林召棠赴京应试一举考中了头名;参加殿试,被道光皇帝钦点为状元。衣锦还乡,在见过父亲母亲等亲人后,林召棠立即去了小镇上的一个粥店。他是要去吃粥吗?是,也不是,他主要是惦记着粥店的老板。
虽说粥店老板煮粥总用上等好米,粥的稀稠适度,味道挺不错,但由于出不起较高的租金,使得粥店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,他和妻子又都忠厚老实,不善于宣传,因此生意一直冷冷清清,日子陷于困境。
以前,林召棠常去那里吃粥,他尤其喜欢老板的耿直憨厚,很想助他一臂之力,使得他店铺的生意好起来。可他就是找不到适当的办法,再加上学业繁忙,也就将此事搁下了。如今,自己衣锦还乡,林召棠想,已是状元的他去粥店,一定能提升店鋪的人气。
当林召棠带了礼物来到粥店时,老板喜出望外。老板的妻子灵机一动:可以请新科状元为自己题个店名啊!“这样更好。”林召棠欣然应允。待笔墨纸砚拿来后,林召棠略一思索,挥毫写下“弓弓店”几个大字,然后又书好落款“道光癸未钦赐状元及第林召棠题”。
这字可让粥店生辉呵!老板立即请人将题字制成一块儿大匾,悬挂在店门上方。
“大家都去看啊!新科状元写的店名。说是粥店,可粥字中间少了‘米’字……”这样,一传十,十传百,人们纷纷前去观看。书法苍劲有力,可又为什么将“粥”字写成这样?有人说,状元郞写了一个别字。但绝大多数人不这样认为:即使写了别字当时也可以再写一幅。
其实,林召棠是为了增强广告效应,有意将“粥”字当中的“米”字漏掉的。可不是,由于人们感到新奇、疑惑,前去观看的人成群结队,在欣赏到书法的美妙时,也见识了“粥”字的“另一种写法”。
此时正值夏天,炎天暑热的,在欣赏了状元的字后,人们都会进到店中,买上一碗凉粥。“原来这个店里的粥如此好吃,下粥的菜肴也别有一番风味。”客人们都这样说。就这样,前来品字吃粥的人络绎不绝,粥店的生意越来越好。其他生意人也纷纷来到这里开店,没过多久,曾经的偏僻之地竟成了繁华街市。
林召棠后来高兴地对老板说:“那次题字我故意漏掉‘粥’字中间的米。而正是因为没有‘米’,你店里的‘米’才多起来。”
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“米”,是善良者自己的德,美德能延年益寿。林召棠活到八十七岁,如此高寿,在清代并不多见。可见,善良也是善良者的“米”。如今,林召棠“尚气节,怜贫苦”等美名仍广为流传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