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还是钱吗
常识的悲哀最近三十几年,“金钱”二字在报刊标题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,这多源于一句口号:时间就是金钱。
那么,金钱对于人来说究竟有何意义呢?
有钱首先意味着你可以不再为生计发愁。你去工作,你的劳动和付出换取的是生计问题的解决。金钱在这一点上等同于生计。
但是通过工作中的劳动和付出,有时候你能获得比维持生计所需要的更多的钱,这部分钱便不再承担生计功能,变成储蓄或者积累财富的工具。所以金钱又不完全等同于生计,它似乎更像是人们现在常说的物质财富——它可以变身为不动产(房子、土地),变身为投资(金融、古董、专利)等。
金钱走到这里已经偏离了初始的解决生计问题的路径,变身为创造更多财富的工具。准确地说,就是理财的工具。前些年有一句广告语既睿智又打动人心:你不理财,财不理你。由此,金钱成了工具,理财的工具。
人们理财为的是使财富保值,甚至增值。这里说的理财绝不是指储蓄,而储蓄是典型的财富积累手段:这个月结余100元,储蓄;下个月结余120元,储蓄。今天说的理财,是指有输赢风险的理财游戏。买股票和其他证券是游戏,买家庭第二套住房是游戏,收集古董文物或稀缺物是游戏,抵押专利版权也是游戏。在这些游戏中,金钱是游戏的工具,又是游戏的目标。
常识中金钱等同于物质财富的观念,在这里出现了断裂。我们如此辛苦地赚钱,居然是在玩游戏。金钱居然成了玩具,游戏的目标却又是金钱本身!
金钱的蛊惑
不要小看游戏,游戏其实是人实现温饱之后的基本生存之必需;没有游戏,人就不能称之为人。如果不假思索,我们会以为游戏只属于孩子,或者玩具只属于孩子。其实不然。
孩子的人生因游戏和玩具被赋予具体的意义。一个滚动的花色球,可以让一个婴儿玩上好几天。而一个金融产品(股票证券之类),可以让一个成人玩上几十年。
孩子和成人对游戏的态度有不同:孩子只关心游戏对象的变化,而成人在游戏中有着明确的功利心。
因此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,只要它具备新鲜感。新鲜感和变化是孩子玩游戏的基本前提,满足这两点,孩子的游戏就永远不会停下来。
在多数情形下,成人则完全相反。我不否认成人也有如孩子一般纯玩乐的时候,但那是偶尔才有。成人游戏的常态是要有输赢,而且每个加入游戏的人都是为了赢去玩的。同理,理财游戏就意在赢钱。
以钱去赢钱,在多数人眼里是大聪明。相比之下,储蓄则显得过时,既老套又笨拙,而且效率奇低。
以我的老母亲为例,她是有单位的人,16岁工作,84岁去世,凡68年辛苦勤勉、节衣缩食,储蓄总额仅30余万元,其中还包括先她去世的老父亲的份额。这种财富累积的速度在今人眼里无异于蜗牛爬行,今天恐怕很少有人会用储蓄的方式打理自己生计之外的所有金钱。
毋庸讳言,我们今天拥有的钱比父亲母亲那个年代要多很多,也比那时候更容易赚。但我一直没有理财的意识,一辈子做会计的老母亲为这个不止一次地斥责我,而且不止一次将我工资卡上的钱变成定期存单。对老人家而言,比活期储蓄更好的财富累积方式是存定期。
而我则爱买房子。我不是为理财,仅仅是因为喜欢房子,喜欢更大更好的房子。我对待剩余金钱的方略是把它们换成房子,而且每次考虑的都是自住而非投资。众所周知,最近二十几年里中国的房价一直在涨,我卖掉的3套住房给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。不为投资理财买的房,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投资理财收益。不消说,这个收益比定期储蓄的利息高得多,高出10倍也不止,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也。
金钱的游戏在这里完成了一次实在的蛊惑。我猜正是由于诱惑力如此之巨,理财游戏才促成今天中国很多成人的疯狂——房产、股票、基金、债券、股份,这5种游戏裹挟了中国半数以上的家庭。
金钱在此已经完全变身为玩具,这个玩具的终极目的又是金钱自己。玩具自己成为游戏的终极目的,这是金钱独有的特质。其他任何玩具都只是玩具而已,玩过即弃。
从此处深究,原来金钱是这样一个怪物,它是有生命的,是活物,它自身有裂变的能力,甚至有呈几何级数裂变的超能力。钱可以生钱,可以形成循环,甚至可以无限循环。著名的诺贝尔奖基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每年扣除运营成本连同奖金之后,它的总额还是在增长。用老百姓的话说,钱越花越多。
股份是另一个例子。最近20年,作为世界首富的比尔·盖茨,因其持有的微软的股份,尽管捐出了700多亿美元给以自己和妻子名字命名的基金会,他的财富总量仍然居世界首位。比尔·盖茨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金钱游戏玩家。
金钱游戏令那些将金钱玩弄于股掌的富豪发明了另一个游戏,时称“资本运营”。当今商业世界的另几位高人都是这类游戏的行家里手,巴菲特、索罗斯,中国也有一个叫贾跃亭。他们玩上一次动辄百亿,会把那些紧捂着钱袋的谨慎投资者的下巴吓掉。
这些大玩家开创了另一种金钱游戏——斗富。其推波助澜者为《福布斯》杂志,每年推出各色财富、地位排行榜,包括国家、企业、个人。富人们斗富,上10亿的老百姓看热闹,是为年度固定的喜剧节目。有一个聪明的外国人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——胡润,在中国玩起了福布斯游戏——胡润财富排行榜。胡润自己则成了中国的外国财阀。
钱还是钱吗
我老妈眼里的钱,就是实实在在的生计。她最后的那笔储蓄,用她自己的话说,叫“过河钱”。她怕自己老了维系生命所需的巨大花销让儿女受累,她不想拖累儿女。她一生节俭,买菜、买水果总挑最便宜的。她的箱子里积攒着各种破布头。她老年时罹患各种沉痼,却决不肯买任何一种不能报销的药物。我总说她把钱看得太重。她说:“我就是想给你备些钱,让你在我不能动的时候把这些钱花在我身上……”在我老妈心里,钱就是钱,钱唯一的功能是解决生计问题。
在生计不再是主要问题的今天,许多普通人将金钱首先视为心理保障,其次会揣着有限的剩余金钱谨慎地加入游戏行列。
而稍显富裕的阶层相对不那么谨慎,他们在金钱的风浪中应付裕如,该谨慎时谨慎,该冒险时冒一点风险,对风险有相应的承受能力。他们是金钱游戏的主力玩家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“中产阶层”。他们人数众多,财富规模庞大。由于他们的加入,金钱游戏才成为世界化的游戏,才给了富人操纵金钱游戏的机会。
是的,金钱游戏历来由富人操纵。用钱去赚钱,有大钱才能赚大钱,这一点已经是所有加入金钱游戏的人的共識。或许这样说更为贴切,那些真正有钱的人,他们在这场游戏中不会输,也不可能输,除非他们智商有问题。
当然了,也有赚大钱者破产的个案,那多半是由于贪婪。贪婪不在今天的探讨范围。
钱生钱是赚钱者的王道。一个赚了大钱的人,身后总有一个很大的富豪群落,也总有数量巨大的追随者。我的一个本家就是最好的例证,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他,他吸引了绝大多数国人的眼球。
在这里弱弱地问他一句:钱还是钱吗?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