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ngzhuan365 发表于 2017-12-9 15:12:19

总在证明自己重要

  他出生于山西汾阳,小时候成绩一直不好,但朋友很多,上小学就有十多个小兄弟了,他说,我那时候的想法,是长大了做个有权有威的大混混。

  这样一群人,心思不会在书上,到初中,已一半辍学,又没工作,整天闯荡,找热闹。他被父亲逼在学校里,但每天都有这样的同伴在校门外等他下课。课一下,合在一起没事寻事,要不就上录像厅看香港武打片,他“那时候,心里总是想着孙悟空,自己在院子里念念有词,希望有一句正好是可以飞上天的”。胡金铨的、成龙的看多了,觉得自己也来了武功,有股能量没法释放,街上看上不顺眼的,就找碴儿打架。

  这样能有好事吗?小混混很快就混不下去了,有的找机会当了兵,有的做了小偷逮进了牢房,有一个因抢劫而坐上了刑车,执行的刑车从他面前通过,他们彼此看了最后一眼。他第一次领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,也痛感到了那不是条路,是个无底黑洞。

  1990年,读完高中,他当然考不上大学,为彻底告别那种生活,与父亲妥协,得到了300元,去太原的美术考前班学习,住农民家里。太原,视野开阔多了,他看到了凡·高、安格尔、塞尚等许多名家的画,血管里的那种能量,又在涌动了,想搞出点名堂来让人瞧瞧。他除了画画,也学写小说、写诗,让那种涌动有个释放途径。

  有一天,也许是无聊,他坐进了放映《黄土地》的剧场。就是这次偶然,让他发现了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做,更激活了他的幻想。他想到北京考电影学院,做大导演。导演系考的人太多,过关太难了,他改了报人数相对少些的文学系。在这个陡坡,他连攀了两年,两年都在榜外,1993年再攀,这一年依然上不了线,但可以不算正式学生,名字另列,在那里有个座位了。一个大着三四岁的土大哥,与散发着各种光亮的贵胄名后,坐进了一个教室。

  他开始尝试“枪手”,为别人赶写电视剧本;

  他结识了像王宏伟、顾峥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,并发起成立青年实验电影小组;

  他不等不靠,不依附于什么机构和体制,试着自己动手做片子;

  他们有了短片《小山回家》,55分钟,诟病虽然多多,却获得了1996年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;

  他开始拍摄独立电影:《小武》、《站台》、《逍遥游》、《三峡好人》,虽然没能公演,但《站台》获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,2000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奖;《逍遥游》入选第55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参赛名单;《三峡好人》获第63届(2006年)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大奖……

  他叫贾樟柯,中国“第六代”电影人领军人物。

  如果他没有看上那场《黄土地》,如果没有遇上那几个志同道合者,如果《小山回家》没得上故事片金奖,拿到了30万元投资,贾樟柯决不会成为后面的贾樟柯,就这样偶然!

  但人生的岔口,并不像地面上的路,那样明摆着,机遇常常只表现为一种暗示。他,能在人生最低谷,争得父亲认可,进行那次去太原的人生调整;能再去北京,选择从文学系入口,并在两次落榜的情况下,第三次再考;能毫不受“现在阿狗阿猫都可以当导演”的干扰,最先成立“电影实验小组”,拍摄独立电影,贾樟柯就一定是后来的贾樟柯,偶然就这样一定必然!

  卡耐基先生发现“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重要。”但,只有不是一直停留在“认为”上,而是不断调整自己,总在证明自己“很重要”的人,才会真的“很重要”。所以,贾樟柯即使没有那些“偶然”,至多多换个岔口,他仍然会是一位成功者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总在证明自己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