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ngzhuan365 发表于 2017-12-4 17:46:26

做你能做的,而不是做你想做的

  又是合影留念,又是祝福叮咛,又是离愁别绪,只不过这是2007年的6月。

  去年说是今后全校统一毕业典礼,法学院还是举行了今天的欢送会。名字变了,主题、情调和程序却都差不多。确实,一起待了好几年,哪能悄无声息地就走了?世界上好多事改头换面也要坚持不懈,这也算遵循先例,即所谓制度吧。甚至听说,有同学大气磅礴地替我撰写了题为《光荣与梦想》的致辞,10天前就在未名BBS上“剧透”了。前天,一位英语国家的记者为此还把电话打到了我的办公室,我不认领,还以为我矫情,一定要强加于我。谢谢这位同学的良苦用心,虽说如今倡导志愿者行动,但也不能如此深入普及吧?太多的事不可替代,你有权沉默,但无权代理。

  而且,照着你的稿子念,看到帖子的同学会觉得忒没劲,且不说枪手、抄袭或者是署名权问题了。但不照着念,苏力院长每年也就那几句煽情,让你先占了,他还说什么?

  我只好旧话重提。

  几年前,特别针对北大校园的学习生活,在迎新大会上,我说过“发现你的热爱”。无论你是否发现了,此刻,针对你新的社会角色,我却想说一句不大中听的话:做你能做的,而不是想做的事。

  不中听的一般是实话。找工作,说是双向自由选择,但谁都知道,你既没太大自由,也没很多选择,更大程度上是进入一个格式化的社会,是“求职”。社会一点也不“小资”,它最多也就听听,却不在乎你的感受和自尊,不会迁就你。你要与之兼容,而不是相反。你可能得在一个甚至是一系列未必热爱、更多出于功利而选定的岗位上,尽心尽力,干出业绩,然后才谈得上发展、开拓和创造自己。当然,也不必太多抱怨或感叹,这个世界上,古往今来,就没几个成年人干的都是自己想干的事。

  因为,你们长大了,已经有了更多可以统称为“社会的”责任。“老板”对你有要求,同事对你有期待,甚至就因为毕业的这所大学、这个法学院,你也有额外的压力。你得活得像样,更得活得正派,让父母欣慰,让妻子、丈夫和孩子幸福,顺带着也让亲友、同学和老师放心,这都是你的责任。“修身”和“齐家”是最起码的。如果连自己都撑不住,本职都干不好,还得那最多几十号关心你的人为你操心,还说什么社会贡献,谈什么人类关怀?记住,在社会、职业以及家庭中,责任永远高于热爱。

  而且,我们绝大多数人对工作或职业也未必有什么具体的执著。即使有,是否真值得一生追求也是问题。

  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。我们的陈兴良老师就曾是千岛湖畔的一位民警,白天走家串户,深夜还抱着郭小川或浩然,而烟台牟平姜格庄的大地也一定记得那本梦想署名“卫方”的《春苗》类剧本,甚至十多年前,我们的“老鹤”还曾勇敢下海,尽管几个月后又扑腾着水淋淋的翅膀上了岸。还有我们的姜明安老师、王世洲老师、龚刃韧老师和孙晓宁老师,三十年前都当过或当着军人,也许早早预知了贺老师的批评?复转军人没进法院,都进了法学院,而且是北大法学院。在一个三十年前不曾想到更谈不上热爱的职业中,如今,他们都创造了自己,也正塑造着你们和你们的未来。

  听起来很有点传奇,但却是我们这代人的经历。不希望你们重复,也不可能重复,前方拐角等着的有你们的传奇。但它还是给你我一些启示:生活和职业,过去不是,今后也不会是个人爱好的光影投射。它是子弹划出的那条抛物线,无论是否连接了击发者和他心中的目标。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:规划人生,却无法完成设计;向往未来,却只能始于现在。

  我们只能向生活妥协!但妥协也可以是一种坚持。不仅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和爱好都必定在社会中校订和丰满;更重要的是,成功和失败,伟大和平凡,从来都不在起点,而只是基于结果的事后评价,甚至——改一改奥威尔的话——未必是你干的事,有可能是你赶上了什么事。评价标准是社会的,不是你个人的;跟自个儿比武,分不出高下。做你能做的事,既不消极,也非无奈,它的另一意味就是超越,超越那个感性的自我。

  时间过得真快!对法学硕士来说,有些书可能还没来得及打开,毕业已猛然站在你眼前,带着青春的欢乐、骄傲、活力以及些许伤感。这不是你的第一次,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,你还会重复今天对时间的主观感受:向前看,光阴迢迢,望眼欲穿;事后才感叹,白驹过隙,人生苦短。而随着年龄增长,你还会发现日子是越过越快。

  这是我生命的体验,每个人中年后都会感觉,尽管未必自觉。在此说明,只希望你们更珍惜时光,热爱生活。想做些什么事,一定抓紧。无论大事小事,无论工作、学习、创造还是爱,无论追求功名、享受人生还是两者兼得,也无论最后是世俗眼中的成功还是失败。

  具体生活永远在琐细平凡的当下,千万别把它抵押给关于自己的“愿景”或“理想图景”,vision这个词更多译作“幻觉”。

  你可以持之以恒,也可以随遇而安;可以雄心勃勃,也可以知足常乐;可以谨小慎微,也可以大胆奋进。只是,“莫等闲白了少年头”,当一个个未来变成“此刻”时怅然和失落。

  未来其实并不遥远,此刻不就是你曾经眺望过的一个未来?!

  岁岁年年人不同,年年岁岁“话”相似。在这送别之际,代表北大法学院和全体师生,我祝贺你们每一个人毕业。更祝福你们每一个人,坦坦荡荡,走进社会;平平安安,走过未来! 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做你能做的,而不是做你想做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