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明:无惧失败
有一阵子,在国内每六周就有一本关于我的新书出版。这些书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,我也看了一本,它把我写成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,好像我是一个神而不是一个人。事实呢?我失败过许许多多次。人人都喜欢谈论成功,但我认为从失败中获取的经验更为宝贵。我不知道美国球迷怎么想,但在中国,当你得了30分,球迷就想让你得40分,当你拿了40分,他们就要50分。我在NBA的第一个赛季刚结束,中国报纸就已经开始谈论我需要多少年拿总冠军,多少年成为“最有价值球员”,所以我会想到失败。这些目标太大了,如果我不能实现,人们就会把我当成失败者。
对于失败的看法,我跟许多人不同。如果成功的可能性不高的话,我的许多同胞或许根本不会去尝试。而我,无论成败,都觉得要从过程中去学很多东西。
中国有句老话:“胜者王侯败者寇。”很多人把它当成人生信条,这说明中国人很在乎结果。还有一句名言:“历史由胜利者书写。”换句话说,如果你没有取胜,没人会记得你。这是中国和美国价值观的另一大区别。在美国,迈克尔·乔丹和查尔斯·巴克利都是英雄,虽然巴克利从未赢得年终总冠军。
巴克利的言论很多。我想他也说了不少言不由衷的话,他只想让众人议论“你又听到巴克利说什么了吗?”总之,这就是美国,只要你努力过了,即使不成功也能够出名。而在中国,败者会被人遗忘。
但我认为,只看重结果是不对的。我相信过程很重要。我没能获得最佳新人奖,但我尽了最大努力。让我再来一次我可以打得更好,没赢我也不气馁。第一年我做的比想像中能做到的要多。我预测自己可以平均得10分,抢6个篮板。结果我平均得13。5分,抢了8。2个篮板。
有一本武侠小说帮了我——金庸的《笑傲江湖》。我喜欢书中英雄的处世方式。他行事非常有原则,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。但他并非不苟言笑,他常开玩笑,很放松。如果我能够期望和追求一件事,那就是当我身处困境时,也能像书中的英雄那样放松。
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第二点是主人公的功夫——我不是说自己想练武功,只是对武功背后的哲学感兴趣。正如所有门派的打斗,你准备进攻和防守前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站位。如果我想击你的脸部,开始时会握紧拳头,在你面前高高举起。但如果我什么动作都不做,你就猜不出我要打击的部位了。对手不知道该如何反击,是由于无法揣摩出我的意图。
我就这样打篮球,出击的时候我不先出手,我要让你猜我将会做什么。对手如何反应会向我透露一些关于他的信息,他一定会显示他的强项,然后我就能据此设法回应。
由于沿袭了数千年的信条和观念,许多中国人畏首畏尾。我想原因大概是:如果规则或思想是古人传下来的,行不通则可归咎于古人;如果你擅加改动,出了错的话,就得归咎于自己。
这又转回到对失败的恐惧上。似乎许多中国人还抱着“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”的信条。没有什么方法能永远行得通,人不可能每次都成功。有时你必须遭受失败,有时你必须作出改变——人生就是如此。
我一直相信,假如我成功,将会是巨大的成功;假如我失败,也将会是一败涂地。试图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很有意思,就像去自己从未到过的地方探险,每件事都那么新鲜,令人激动,不管结果怎样都能学到很多。
我无惧失败。
如果你知道目标在何方,但还很遥远时,就不要老是翘首张望。只要看着脚下,走你的路。然后,终于有一天你抬起头,伸出手,发现目标已近在咫尺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