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艺谋与张伟平:中国第一黄金搭档
在张艺谋耀眼光环的背后,有这样一个不事张扬,却始终出手及时;事无巨细,却不遗余力打理他的一切的投资人,这就是圈内有名的金牌制片人张伟平。隔行隔山,挡不住真心兄弟彼此握手
1990年春节,张伟平在一位朋友家做客的时候第一次遇到了张艺谋,当时,张艺谋穿着一件黑色对襟棉袄,给张伟平的第一印象是长着一张“苦大仇深”的脸。他偷偷地问身边的朋友:“那人是干什么的?”朋友告诉他:“是个电影导演。”张伟平噢了一声。接着他又问:“那他导过什么电影?”朋友回答:“《红高粱》。”就这样,他对张艺谋有了第一印象。
此时,作为京城里有名的实业家,张伟平对电影一无所知,对张艺谋就更不熟悉了。
两人认识以后,好客的张伟平经常请张艺谋吃饭,而且每次都是他买单。时间一长,张艺谋有点儿坐不住了,总想回请一下,可是张伟平总是把他的想法“镇压”下去,一直没能让张艺谋得逞。
一次,张伟平刚谈完一个商业项目,办公室里的电话便响了起来:“兄弟,我这两天很不舒服,可能是病了,你能不能过来一下。”
张伟平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张艺谋的住处,一推开屋门,他的心里一沉。这哪里是个家呀!到处都是凌乱的稿纸,一些撕掉并团成一团的碎纸,甚至丢掉在枕头和被褥上。屋子的一角,整整码放着高达一米的空方便面箱,旁边还随意放着几条吃了一半的饼干。
“你这哪里是生病,你这分明就是营养不良!”张伟平心痛张艺谋,不由分说地将他从纸堆里拉了起来,两人驱车,去吃张艺谋最喜欢的西安清汤麻辣烫。
1995年,刚与巩俐分手的张艺谋陷入了感情和事业的低潮。已是国内导演一面旗帜的张艺谋在失去了巩俐后,在海外市场也不那么吃香了。那段时间,张伟平的各项生意却作得风生水起,一次两人碰面后,他无意中问起张艺谋在忙什么,张艺谋透露:自己准备拍摄的一部新片因为没了巩俐,海外片商缺乏信心,资金迟迟不能到位,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。
瞧了张艺谋半晌,张伟平沉思一阵后突然说道:“既然这样,那这部片子我投了!”
听了这话,张艺谋幽幽地说:“一部新片的投入至少要数百万元,投资即意味着当制片人,在一部影片的投拍过程中,制片人不但要组织人力物力,还要审核拍摄经费并控制拍片的全过程,另外,制片人还要进行影片的冲印,向市场进行宣传和推销。这一个又一个环节中,你哪一个了解?”张伟平这才明白,张艺谋是不相信自己的决定。
没想到一个星期以后,张伟平还是打款过来,并语气铿锵地对张艺谋说:“你对艺术的执著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地,就凭这股劲头,我就看好你,这个忙我算是帮定了!”
同舟共渡,前进的航路暗礁重重
1996年,两人在认识了整整六个年之后,第一次携手拍摄了电影《有话好好说》,张伟平投入了2600万人民币。
为了让张伟平近距离地接触电影,张艺谋不但请来了当红的姜文、李保田和葛优等明星,还为他安排了一个客串的角色。兴趣过后,张伟平很快发现,拍电影并不好玩和有趣,作为投资人,他投资拍摄张艺谋的电影纯属朋友义气,所以,他没打算如何去当一个合格的制片人,天真地以为投完钱就可以坐收其成了。结果,接下来事情让他彻底傻了眼。
1997年3月,《有话好好说》投入市场之后,好几家法国公司和港台公司找张伟平买海外版权,可是张伟平因为对价格不大满意,一一回绝了。但是电影存在着最佳的宣传周期,错过了这个“时间窗”,所有的希望都将就此关闭。张伟平最终仅仅收回了800万元的成本。
《有话好好说》发行档期完全结束的那天晚上,看到张伟平躲在角落里抽着闷烟,张艺谋低头走到他面前:“兄弟,圈里面流行这样一句话‘要想害谁,就劝他投资电影’,没想到因为我,这话在你身上应验了,对不起……”面对情绪也十分低落,眼圈有些泛红的张艺谋,张伟平猛然意识到,眼前的这个男人也同自己一样,内心也渴望着别人的安慰。他扔下烟头,用腿使劲在地上踩了踩,然后,他双手搭住张艺谋的肩头,使劲摇晃着说道:“艺谋,振作起来,一次失败说明不了什么,咱俩儿今后都需要努力!”
1998年,张艺谋执导的《一个都不能少》和《我的父亲母亲》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工作,这两部电影都是取材于山村题材,为了保持高度的艺术纯洁度,张艺谋付出的心血很大,但是,对制片人的工作有了很深入了解的张伟平却总和他“唱反调”。
一次,一位演员因为表演不到位,被张艺谋狠狠地责备了几句,这位演员怀恨在心,再次开拍后,故意不按照导演的指示去做,还将整个拍摄现场搅得一团糟。这一下,张艺谋当场决定辞退这个演员。张伟平一见,赶紧上前拉住张艺谋的胳膊:“老谋子,战场上临时换将可是兵家大忌,再者说……”张艺谋见他吞吞吐吐,问道:“再者说什么?”
“再者说,这个演员的背后有一个很大的投资方……”话音刚落,张艺谋便呵呵地笑了起来,张伟平正转忧为喜,以为他改变了主意,没想到,张艺谋一字一顿地说道:“我原来就对这个演员很不看好,现在更证明了这一点,如果你非要坚持,那么最好先换掉我!”接着,他把脖子上的工作证摘下来。
铁杆无猜,影坛无双的“第一黄金搭档”
摩擦不断的同时,张伟平对张艺谋表示了最大的理解,而张艺谋虽然在艺术的角度上十分强硬,可是他内心很清楚,自己只有拍出过得硬的电影,才能够对得起张伟平的辛苦付出。找到了双方的“平衡点”,两人的合作越来越默契,从2002年到2008年,两人平均一年合作一部大制作的电影,《英雄》、《十面埋伏》、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、《千里走单骑》等叫好又卖座影片接连不断。
可是,在“新画面”取得成功的同时,张艺谋也看到了其中的隐患,中国电影民营公司圈子里,王中军、王中磊的“华谊兄弟”,董平的“保利华亿”都在走影视、广告、演艺经济多元化的路子,旗下的导演阵容也十分强大,而张伟平却跟自己一个人合作。
2009年7月,张伟平投拍的《三枪拍案惊奇》虽然有强大的营销和档期的保驾护航,但最终票房还是没能达到两人的预期目标。拍完这部电影之后,张艺谋感到多年的创意已经全部耗尽。影片宣传档期的最后一天,两人在房间里收拾行李时,他坦诚地对张伟平说道:“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,公司应该多多招纳其他优秀的导演。”
张伟平不解地问道:“为什么呀?”张艺谋歉意地解释道:“兄弟,我总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,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安全,多放几个篮子可以分担风险。”
张伟平定定地看了他好几秒钟,突然开口问道:“你说一个篮子不安全,那多放几个篮子就安全了吗?我为什么不把鸡蛋放在一个‘安全的篮子’里呢?”
2010年2月,小说《山楂树之恋》火爆网络,张伟平看过小说后,第一直觉便是张艺谋应该很适合拍这个故事,果然,张艺谋看过之后,同样有知青经历的他很快便在书中找到了共鸣。在拍与不拍之间,张伟平还是有些犹豫。不过,得知看过小说的张艺谋曾一度泪流满面后,张伟平马上拍板:“今年,我们就拍这部戏!”
2010年11月,《山楂树之恋》打破了十年来纯文艺片的票房纪录,两人在接受采访时,张艺谋特地表达了对张伟平的感谢。张伟平却说:“这些年,艺谋说拍什么就拍什么,第一,是出于对他人品的绝对信任;第二,我其实也是他的‘粉丝’,他的才华让我没有话说。”说到此处,两人相视一笑,20多年的兄弟情在无言的默契中展露无遗,一切也都在淡泊里风随云过……
页:
[1]